暴跌非熊市 反弹犹可期

来源:2018-03-26 10:37:31

上周五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无论大蓝筹还是中小创均遭到波及,两市上涨股票不足一成,跌停股超过400只。美联储继续加息预期强烈、中美贸易摩擦,利率与企业盈利改善面临短期不确定性,市场转而二度探底。不过震荡筑底之后,二季度反弹仍然可期。方向上,具备业绩支撑的成长股仍然占优。

沪指跳水 创指领跌

经过连续近两周横盘整理后,上周五两市放量暴跌,沪指跌破3200点整数关口,个股则普遍走低,场内热点匮乏,交易主线缺失。盘面呈现泥沙俱下、资金踩踏的疲弱特征。

截至收盘,沪综指跌3.39%报3152.76点,全天狂泻逾110点;深成指则报收10439.99点,开始向下试探10000点位置支撑力。

中美贸易摩擦上周五“突然”爆发,刺激短线恐慌抛压急速释放,A股市场措手不及,被拖入“黑色星期五”。

考虑到当下沪深两市所处的内外环境——股指连续拉锯,外围股市大幅震荡,美联储和中国央行相继加息,A股市场做多信心相对不足,两国贸易摩擦遂充当了风险释放的导火索。

相关数据显示,上周五沪深市场成交双双放量,分别攀升至2934.05亿元和3419.07亿元。受到恐慌心理支配,当天从两市净流出的主力资金达到478.27亿元,创出3个月净流出新高,规模相当于前一日的2.45倍。

场内存量纷纷出局避险,对创业板造成重创,指数当日跌幅深达5.02%,垫底市场主要指数,中小板跌幅也达到4.09%。通信、电子、计算机板块跌幅集体居前。根据盘后数据,上周五共计有111.58亿元资金从创业板净撤离,而这一规模同样创出三个月新高。

支撑基础不变

光大证券也认为,贸易摩擦只是催化剂,市场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新格局下的两大风险。即:盈利增速下行是今年最大的风险,以及美股新格局下市场波动加大的风险。

对于美国而言,贸易摩擦下的通胀风险有可能推动美联储不得不更快地加息,因而也从估值层面加大美股的波动风险。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出口占了中国出口的40%左右,贸易摩擦下美国跨国企业盈利也将受到影响,这也会从盈利层面加剧美股波动。

总体来看,对于引发A股黑色星期五的此轮贸易摩擦,主流券商观点并不悲观。

东北证券分析师陈毅认为,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同步复苏通道,并没有找到因为贸易摩擦而打垮全球经济复苏的历史案例。A股当前状态并不同于已经持续8年牛市的美股,经过周五的下跌,上证综指已经回到3150点附近的节前偏低区域,在贸易摩擦不改变全球经济复苏的判断下,基本面的支撑基础仍在。市场当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信心回落和经济企稳再次验证之间的时间差之中。

广发证券也提出,无需过度悲观,静观其变,积极应对。其研报强调,中美贸易争端对A股短期的影响主要在风险偏好,但由于A股经历了美股连续调整冲击,将使得本次风险偏好的恢复将更为缓慢。A股自2016年形成的慢牛格局不变,绝对收益投资者控制仓位等待贸易争端更明朗波动率降回正常水平,对于相对收益投资者,类债券股票短期防御更好,一旦风险偏好恢复将落后大市,建议左侧布局大周期(优先银行/地产/化工),大众消费(商贸/休闲服务),先进制造成长(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5G)。

天风证券认为,短期而言,市场可能还会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但中期看,预计来自美国的贸易顺差将有收窄压力,未来内需的贡献度有望进一步上升。

成长预期占优

相较中美贸易摩擦,美联储加息对市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释放,有观点认为,这有望推动A股市场形成二次探底格局。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中期而言,如果央行跟进上调公开市场利率,资本市场资金面会继续略显紧张,但中国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复苏,进而抵消公开市场利率上扬的影响。因此,中期市场震荡上行格局不变。当然,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对部分行业和上市公司盈利或构成外部冲击。短期来看,市场则有望维持震荡筑底。

数据显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7.2%;1-2月投资累计同比为7.9%;1-2月基建投资增速为11.3%;1-2月消费同比增长9.7%。种种迹象显示,经济数据明显超预期,至少反映短期经济韧性仍在,基本面难出现明显的下滑。

该机构分析称,短期受欧美股市牵连出现调整,但震荡筑底之后二季度或以反弹行情为主。经济不悲观,韧性或超过市场预期。

虽然普跌中成长股普遍下杀更深,但中期来看,创业板股票的成长趋势并未就此发生逆转。光大证券认为,市场短期波动的背后是情绪的变化和资金的博弈,中长期来看市场最终回到业绩和估值的匹配中来。有业绩和估值的中小市值成长标的已经进入很好的布局时点,时间换空间的心态下,或许会有一定绝对收益。

另外,独角兽企业近期回归步伐加快。在银河证券看来,A股独角兽概念股PE估值相比海外偏高,在国际化趋势之下,A股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经济、新蓝筹板块估值将会面临挤泡沫的压力。同时,板块内部也会产生结构分化,真正代表新经济新模式的独角兽公司和与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相关的稀缺性新蓝筹将会获得估值溢价。记者 叶涛

推荐新闻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详情]

2018-03-26
点击加载更多